摘要:於是,我們透過光學技術直接提升了我們的視覺能力,我們用望遠鏡看得更遠,透過顯微鏡看得更為仔細,或是透過藝術的手法,像是繪畫、雕塑、鍛造等能力,去記錄、再現曾經有過的生活,以及視覺體驗。 ...
《中央社》報導,中國湖北、北京、上海和廣東4個省市今天都出現本地新增確診病例,其中廣東病例被註記為「湖北輸入」,引發網友討論,質疑湖北疫情是否真如官方所稱的得到控制。
他開門見山地否定《「撒嬌」的構造》的作者土居健郎和歷史學家樋口清之,還有日本文明論權威梅棹忠夫等具代表性的日本知識份子。這簡單易懂的比喻,讓我頓時理解到長距離行走的痛苦。
土居健郎主張的「撒嬌」,其實並非日本獨有,韓國有更深入的「撒嬌」機制影響著人們的精神構造。日本更製造出全世界最小的摩托車,而放在室內的收音機也被縮小成能邊走邊聽的隨身聽。把縮小後的大自然置於庭園中的日本庭園,把巨大的樹木縮小成盆栽,只有四個半榻榻米大小的茶室、把餐桌上的料理縮小成飯盒內的幕之內便當,把米飯縮小成飯糰、把詩詞縮短為只能有十七字的俳句等,日本縮減的例子不勝枚舉,怎麼列也列不完。我依然記得,二十年前閱讀這本書的情境。現在(書籍出版時為一九八○年代)的日本人,忘記了縮小的姿態,一心想朝著經濟大國邁進,同時不斷膨脹。
只有必須靠自己的肩膀扛行囊、靠自己的雙腳長時間行走的人,才會思考這樣的問題。也許他們正打算從江戶返回幾百公里遠的領地,而走在前頭、步兵扛著的行囊中,想必裝著大人的物品、衣物及帶回家鄉的伴手禮、文件等東西吧。據知情人士透露,當時甫完成入主中嘉的達勝團隊也對TBC很有興趣,一度傳出,想結合私募基金黑石集團一起拿下TBC。
蔡明忠暗助,大豐積極擴張 然而,5G數位匯流勢不可擋,過去幾年國際發動數起大型媒體併購案,包括AT&T併時代華納、威訊(Verizon)併購AOL(美國線上)和雅虎,韓國兩大電信商收購有線電視,可見電信業、有線電視、內容產業都已意識到,必須從競爭走向合作。業界人士觀察,來來回回的過招中,代理霸主練台生受創最劇,不過透過戴永輝穿針引線,去年年底練、蔡完成調處,蔡明忠也因此願意支持戴永輝拿下TBC。早在2016年,鴻海就亟思切入台灣數位匯流浪潮,好為夏普及其生產的資通訊產品找到出海口,然受限於黨政軍條款,台鐵持股9.29%的亞太電信無法直接投資有線電視,呂芳銘與郭台銘便以個人名義出資,在新加坡成立基金管理公司Dynami Vision,以4700萬美元(約14.63億元台幣)從淡馬錫等股東手上,買下新加坡上市公司亞洲付費電視信託(APTT)百分百股權後,以境外多層次架構入主TBC。5月,TBC更換頻道代理商,創業界先例採競標方式進行,引發業界譁然,最後由富邦旗下的大享出線。
不過,2016年也因跨區經營成本提高,每股稅後純益(EPS)為負值。2002年大豐電掛牌上市,與台數科成為台股唯2掛牌的有線電視業者,2015年NCC(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)開放有線電視跨區經營,大豐電更異軍突起,力行成本管控、提升ARPU(每戶平均貢獻金額)、拓展寬頻用戶等多元營收。
此時戴永輝卻突然閃辭大豐電董座,退居董事。Photo Credit: 財訊 大豐集團入主TBC,據說也得到台灣大哥大董事長蔡明忠的支持 大咖合縱連橫,牽動數位匯流市場版圖 紅海戰場中,敵人的敵人往往就是最好的盟友。仍持有Dynami Vision 35%股權的呂芳銘也透過聲明稿表示,他與戴永輝的經營理念一致,看準世界發展數位經濟的趨勢,以及台灣數位匯流產業的實力,認為雙方若能攜手合作,必能為台灣創造1加1大於3的新局面。中嘉去年除了結盟遠傳,也入股台灣之星。
但達勝董事長郭冠群挾著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等團隊,利用公益信託100%轉投資子公司的資金加碼,雖產生高度爭議,仍擊退了戴永輝。當時外界盛傳他是為了與凱擘、中嘉、練台生等各大代理商的版權費爭議下台,如今看來,辭任董事長才能巧妙避開黨政軍條款爭議,實為戴永輝布局TBC綿密的棋著之一。其實業內人士均知,戴永輝是經營系統台的箇中高手。未來在納入以桃竹苗為主的TBC後,加上既有海山、高雄及跨區經營戶數,大豐電視與戴永輝所持有的「泛大豐集團」,總用戶數共計91萬戶,成為台灣第三大有線電視多系統經營者 (MSO),堪與凱擘加台固(用戶數約155萬戶)、中嘉(用戶數約112萬)三分鼎立。
手上現金滿滿的戴永輝自然不會自外於趨勢,2017年就曾集結西華飯店、龍巖集團等財團勢力問鼎中嘉。而台固和凱擘大寬頻背後則有富邦集團支持。
不過,後來達勝考量到,新的股東結構就算能順利拿下TBC,恐將引發與既有中嘉股東不同的爭議,在歷經幾番討論後,雖也曾經提出議價,但最後仍由戴永輝出線拿下。去年年初,練台生投資的北都有線電視就和全國聯合有線電視向NCC檢舉富邦集團干預其與頻道代理商的談判。
文:洪綾襄 運作多時,2月10日晚間,新加坡傳來有線電視產業關注已久的重磅訊息: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,將個人持有之台灣寬頻通訊(TBC)有線電視的上層控股基金Dynami Vision Pte. Ltd,的65%股權,賣給大豐電視董事、大大數位匯流股份公司負責人戴永輝,TBC的委託經營權也因此從呂芳銘手上,移轉給戴永輝。但過去一年,有線電視不但遭到境內外OTT(串流影音平台)列強圍攻,訂戶數跌破500萬戶,業內收購整併呼聲不斷。爭取經營綜效,垂直整合是必走之路 自此以往,三大陣營確立了各自的電信盟友:在亞太電信與大大數位發布的聲明稿中,戴永輝證實雙方策略合作的意願此外,陳家揚表示業者應提高清潔頻率,尤其是餐桌、門把、菜單等員工與顧客常接觸的地方。陳家揚分析,傳統的糞口傳染途徑不外乎為「飲用水污染」與「食品餐飲人員衛生」兩大途徑。若擔心餐廳消毒不夠完善,可自備消毒用品擦拭用餐桌椅。
陳家揚指出,自取式自助餐常常會幾個人邊夾菜邊交談,會提升傳染風險。他舉例,國外有一種作法就是餐廳只提供簡化菜單,顧客用完後就拿去回收,避免同一份菜單不斷使用增加傳播的風險。
在疫情關鍵時期,自取式自助餐、合菜與美食街試吃也應該能免則免。調理即食食品則應穿戴經消毒的手套,或徹底洗淨消毒手部。
另外,由於收銀人員很容易與客人有所接觸,因此收銀人員與送餐人員務必分流。不過,目前沒有顯著的證據表明這會產生問題。
除了生病員工務必在家休息、並實際掌控上班員工健康狀況外,也要制訂人員調度應變計畫,以隨時應對有人員突然不能工作的情形。好比說「台北市公共飲食場所衛生管理辦法」就規定餐飲人員工作前應清洗手部,且工作中吐痰、搓鼻涕、入廁後都要洗乾淨手部再工作。如果要吃合菜,盡可能多提供一份餐具做公筷母匙,但更好的做法是事先分好一小盤給每個人。詹長權則補充,若餐廳實在擁擠也可以仿照香港的作法,在客人之間設有塑膠隔板隔開,也是一種值得參考的作法。
因此,他提出三個主要的作法,供餐飲業者作為因應疫情的對策。他舉例,美國許多地方祭出餐廳營業限制,要求各餐廳降低客容量,以紐約來說就減半,以拉大顧客用餐距離。
文:黃敬翔 受到新冠肺炎(COVID-19)風暴影響,台灣破千萬的外食人口數量明顯減少,不過對於餐飲業者而言生意還得照做、一些民眾也仍只能依賴外食解決三餐。此外,新冠肺炎是否會經由食品或食品包材傳播,目前也沒有證據,且可能性很低。
」 陳家揚也表示要加強員工手部清潔的次數,收拾與送餐間要洗手與酒精消毒。不過,以飲用水污染來說,由於台灣在水源保護區有嚴格規範,加上「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」規定,與食品直接接觸及清洗食品的設備,以及用具用水和冰塊,應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,因此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問題。
消費者避免以手取食,並選擇注重防疫的餐廳 最後,陳家揚表示一般消費者其實無須過於恐慌,若注重防疫措施,到餐廳用餐並不會有顯著傳染風險。此外,餐廳要設有流動自來水、清潔劑與擦手紙巾或其他乾手設施,或在廁所明顯處標示「如廁後應洗手」等皆有規範,且業者應要好好落實才行。陳家揚表示,衛生規範的目的本來就是要阻絕微生物傳播的問題,然而過往經常可見一些業者沒有好好落實。」他表示,在選擇餐廳時也可以多多支持有實際防疫作為的餐廳。
身為消費者,個人衛生極為重要,除了飲食前洗手外,也要留意避免直接以手取食。第一,就是要落實現有的衛生規範。
新冠肺炎會藉由食品或包材傳播?目前無證據 陳家揚指出,中國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患者的糞便中,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,令人不免擔心是否會透過糞口傳染。此外,陳家揚特別強調,要留意時薪人員的健康狀況,「因為時薪人員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,會不會因此隱瞞自己正在發燒的情況?這點需要好好關注。
「有注重防疫的餐廳也很值得給予鼓勵。三、餐廳客容量減半規劃,提供可丟棄式簡化菜單 陳家揚表示,第三為餐飲環境調整與清潔。